搜索
>
>
>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非科技合作 湖北走在前列

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协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泛海国际
          SOHO城3栋1205
电话:18871887019(李桂生秘书长)
          18871887018(李珊)
          18871887020(赵慧翎)  
邮箱:
3031088622@qq.com

 

搜索

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协会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2084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

新闻中心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非科技合作 湖北走在前列

文章来源:
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12/28
浏览量

“水稻这些作物的生长需要科学的指导,而在我们非洲,这些知识是匮乏的。”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西尔维娅说,能来中国学习,能参加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非常幸运。

“加强合作一定能够实现共赢。”乌干达驻华大使馆代办(副馆长)穆吉沙·弗莱德说,此次大会是巩固中非创新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大会为未来中国和非洲的科技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活力。”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王青锋说,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拓展到了一种国家层面。

……

12月12日,由科技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中非创新合作大会在武汉举行。中非科技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上,15个项目现场签约;中非创新合作论坛上,科技工作者们畅谈创新研究经验;非洲国家驻华外交官科技创新荆楚行中,来自贝宁、南非、布隆迪等国约20名驻华大使和外交官走进荆楚大地,感受湖北的创新活力;非洲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沙龙、中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研讨会等系列线上线下专场活动精彩纷呈。中非科技工作者们纷纷表示,希望非洲与湖北有更多合作,互利共赢、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为增进中非人民民生福祉贡献科技力量

肯尼亚留学生西尔维娅能来到武汉学习,得益于2013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早在1996年,还是年轻讲师的王青锋,派赴乍得援建生物学实验室,湖北与非洲的科技合作之路,由此开启,促成中国在非洲合作设立了首个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此次大会上,作为15个重点签约项目之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合作。现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的王青锋说,中非科技合作,湖北走在前列。此次大会,中非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从教育培训到文化交流全产业链的合作方式,必将为非洲经济社会和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2021年2月18日,中非创新合作中心在武汉揭牌,该中心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科技部与省份共建的唯一一个面向非洲的国家级国际区域创新合作平台。当前,中非创新合作中心正致力于推进光电信息、空间技术、医疗卫生、农业、资源环境、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创业合作,努力为中非科技创新合作、产能升级投资、青年人才交流提供平台。

此次大会上,中非创新合作中心网站正式开通。省科技厅厅长王炜表示,作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交流合作有助于促进中非双方互惠互利,为中非合作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下一步,将以中非创新合作中心为主平台,聚焦卫生健康、农业发展、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信息科学等重点领域,扩大对非人才交流、技术转移、科技培训,为中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支撑,为增进中非人民民生福祉贡献科技力量。

成为中非创新合作的重要策源地

湖北在科技研发投入上的大手笔,是中非创新合作的重要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湖北省去年的研发经费投入首次超过1000亿,进步非常迅速。我个人预期,在未来三年,湖北的研发强度将有可能超过OECD(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

张燕生认为,武汉有一批科技创新驱动的企业,湖北应该成为中非创新合作的重要策源地,与非洲诸国构建共享型发展模式。

加蓬共和国驻华大使波德莱尔·恩东·埃拉说:“非常感谢中国在数字化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湖北有很多非洲留学生,他们将学习并带回湖北的科技,促进中非双方在信息技术领域合作。”

“今天全球已然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气候变化、粮食危机、能源安全、高致病性传染病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非已经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教授表示,科技合作是武汉大学和非洲合作的重要内容,武汉大学最具实力和最有特色的水利水电、杂交水稻、生命科学、病毒研究、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等学科,正好契合当前非洲大陆发展需要,也正好属于“八大行动”“九项工程”范畴。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卫星导航中心愿意承担中非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建设任务,杂交水稻育种与种植、水资源高效利用、能源与电网建设、重大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等单位愿意共建中非联合实验室、伙伴研究所、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推进武汉大学先进技术和优势成果。

实现技术的互相交流和技术供应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湖北与非洲的科技合作,从农业技术逐步拓展到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医药和光通信等多个领域。截至今年9月,湖北已在20多个非洲国家设立了47家企业,中方协议投资额7.6亿美元。中国在非洲修建的1万多公里铁路,6000多公里公路,近20个港口、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中,也有众多湖北企业的贡献。

此次大会上,首批5家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离岸中心揭牌,现代医药生产技术(埃塞俄比亚)国际技术转移离岸中心是其中之一,由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建设。该公司已先后在西非马里、东非埃塞俄比亚建设了2座现代化药厂,结束当地药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也为当地培养了大量医药技术专业人才。

人福医药集团副总裁于群说:“我们在医药产品的生产方面已经实现了合作和共赢,通过此次大会,下一步我们将真正实现技术的互相交流和技术供应。”

湖北是我国农业国际合作重点省份,援建的莫桑比克农业中心、几内亚比绍南南合作项目得到了世界粮食署肯定。此次大会上揭牌的农垦农业技术(莫桑比克)国际技术转移离岸中心由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开发集团建设。

湖北省联丰海外农业开发集团董事长余国文说:“我们将一项一项地把适合当地的技术引进到非洲国家,提高农产品产量,解放劳动生产力。”

如今,湖北和非洲的创新合作已涉及现代农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对于未来加强合作,大家充满希望。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驻华大使姆贝尔瓦·凯鲁基说:“未来双方的合作将围绕三个方面提升,首先通过科学技术提升生产力;其次,通过提升各自产品的附加值来提升合作的附加值;最后还要提升产业化的合作。”(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