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
>
如何做好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来看这个基地考评新机制

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协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泛海国际
          SOHO城3栋1205
电话:18871887019(李桂生秘书长)
          18871887018(李珊)
          18871887020(赵慧翎)  
邮箱:
3031088622@qq.com

 

搜索

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协会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20841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武汉

新闻中心

如何做好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来看这个基地考评新机制

文章来源:
中国军网
发布时间:
2020/08/21
浏览量
  从“中间队伍”到“中坚力量”
  
  ——某信息通信基地加强打仗型士官人才队伍建设新闻调查
  
  ■秦春利 訾大成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张少波
  
 
  某信息通信基地一次演习的“中军帐”里,士官参谋参与作战筹划。 耿海洋摄
  
  用战斗力这把硬尺子比高低、量长短,把真正的“刀尖子”选出来、留下来
  
  军礼伴随着掌声,军徽映照着泪水。
  
  从旅长手中接过烫金的“命令状”,看着肩上崭新的“三道拐”,胥普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负组织期望,好好干!”
  
  当兵16年,1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二等奖、4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去年12月,某信息通信基地四级军士长胥普怎么也没想到,自以为耀眼的军旅生涯,差点在选晋高级士官时被画上句号。
  
  专业技术没得说,高级士官编制岗位也有空缺,留队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何几经周折?
  
  原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选晋高级士官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8年。而胥普作为全能型技术骨干,这些年来就像是“救火队长”,哪个岗位需要他就到哪里去。
  
  从胥普个人经历上来说,从事现专业虽然已满8年,但由于档案专业没能及时随岗变动,导致一开始就没被列入高级士官预选对象。
  
  “这样的‘宝贝疙瘩’,真要离开了,可是部队的损失!”该旅人力资源科干事把问题反映到了旅党委会上。一班人讨论后一致决定:像胥普这样的“刀尖子”,必须想尽办法保留。
  
  通信机房值班记录、历届连队主官证明、专业比武获奖证书……经过多方考察证明,胥普从事现专业时间确实已满8年,符合高级士官选取条件。很快,他被推荐到上级,列入高级士官预选名单。
  
  类似胥普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基地作为一支新型作战力量,还有部分士官由于部队调整组建等原因调整专业岗位,进而不符合选晋高级士官从事本专业时间的要求。
  
  针对这类情况,他们对照上级政策规定,近10名因为部队整编、装备换型等原因调整专业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没再因为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限制被“卡”,顺利选取为高级士官。
  
  “士官选取保留是士官队伍的准入关口,必须坚持用战斗力这把尺子比高低、量长短,把真正的‘刀尖子’选出来、留下来。”该基地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研究出台《高级士官选取考评工作实施办法》,成立了高级士官选取考评专家评议委员会,推开“考核+评审”的士官选取保留办法,真正让选上的硬气、落选的服气。
  
  采访中,一个在该基地引起震动的故事被反复提起:去年,该基地有8名高级士官符合晋升条件,却在考核时被“刷”掉了一半。
  
  曾经,高级士官“一选定终身”。该基地调整组建以后,高级士官编制大幅增加,指标多、对象少,只要符合标准条件的选取对象基本均能如愿。
  
  选取的高级士官一旦占了编制,后续人才便没有了“坑”,甚至会出现“二流选手占了‘坑’,顶尖选手留不下”的情况。某旅汽车修理专业高级士官岗位编制只有2个,目前已有1名高级士官,一旦满编,更优秀的后来者只能“望编兴叹”。
  
  “保留人才就是保战斗力。”他们针对部队新组建后士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未雨绸缪,结合各专业人才紧缺情况,按照连队内部调整、营自主优化、旅调配分流、基地宏观调控等思路进行调余补缺、调整优化,确保士官队伍的稳定性。
  
  “以前只听说有干部选调政策,没想到自己一个兵也能亲身经历。”该基地某旅二营光端专业技术骨干、中士聂米涛今年9月面临选取中级士官,而他所在营由于超编,选取压力较大。为了保留人才苗子,该旅提前筹划,把他调整到新组建的机动通信营。现在,聂米涛已经成为全营光端专业的“大师傅”。
  
  无独有偶。三营四级军士长邹春海一直从事图像专业,部队调整后该营这一专业被取消,他被调整到图像专业骨干力量薄弱的四营,并顺利晋升高级士官。
  
  “过去,常是‘自家的兵自家用’,人才得不到充分流动。”该基地领导说,近年来,随着士官选调交流制度的日益完善,专业技术士官“人才池”的蓄水深度和流动性极大提升。
  
  从自然生长到精准规划,打造士官培养的“闭合回路”
  
  杨冯竟然没能留下来,太不可思议了!
  
  3年前,多次在比武中摘金夺银、大家公认的“技术大拿”杨冯选取高级士官被淘汰的消息一传开,就在某旅炸开了锅。
  
  原来,杨冯在中晋高培训填报送学专业时,由于个人没有充分了解政策要求,随意填报了一个其它专业参加培训。结果,高级士官选取时,他因为“培训专业与从事专业不一致”而无缘高级士官。尽管杨冯心中万般不舍,还是不得不含泪告别军营。
  
  “这样的人才‘不想放’,却又‘留不下’!”该旅领导说,当年憾别军营的何止杨冯一个,像四级军士长黄勇因学历问题、四级军士长苏秋成因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硬杠杠”等,都被“挡在了门外”。
  
  笔者了解到,这些士官骨干大都在部队关键岗位上,长期因为“离不开”而被“绑架”在岗位上。学习、进修、培训等都与他们无缘,结果造成发展缺后劲、转改缺经历,给部队建设和个人成长造成遗憾。
  
  “现在‘杨冯’们不会再有这种遗憾了!”为了不让“千里马”歇步,该基地建立了士官人才数据库,定期对照选取条件中的送学培训、技能鉴定、学历升级等情况进行梳理,为每一个士官专业岗位制订成长路线图,确保打仗型人才走得更高、更远。
  
  “各个专业都有清晰的成长路线,各个岗位都有具体的发展规划。”他们按照“关口前置、优选苗子、精准培养”的思路,探索建立高级士官后备人才库,跟踪抓好优秀士官的先期培养。
  
  前段时间,该旅四级军士长严林城刚刚作为专业技术骨干“入库”,就接到了送学培训通知书。原来,严林城虽然前几年参加过培训,但与现在所从事的专业不一致,不符合高级士官选取条件。为此,该旅人力资源科提前筹划,为他和另一名类似情况的士官申请到了院校培训名额。
  
  “从自然生长到精准规划,打造士官培养的‘闭合回路’。”这样清晰的成长规划,不仅让严林城和战友们坚定了长期服役的决心,更给该基地士官队伍建设带来深层次变化。
  
  前不久,空军某场站通信机房在开设某新型程控设备时陷入困境:配置完数据参数后,却无法与其他设备联通。
  
  情急之下,该场站向驻地的某信息通信基地“求援”,同时还邀请来了设备厂家的工作人员。
  
  作为技术骨干,该基地某旅上士金成临危受命。
  
  “可能是信令点码有问题!”这个类似信道通行证的存在,虽然重要但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经过反复调试后,问题终于被金成解决。
  
  现场响起一阵掌声,厂家的工作人员对金成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一个士官的技术竟如此精通!”
  
  看似意料之外,实则在情理之中。去年7月,该旅组织程控专业技术骨干到某通信装备厂家培训学习,金成就是7名士官中的一位。
  
  “以前只知道怎么做,现在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业务处理起来就得心应手多了。”培训期间,金成不仅跟着厂家专家学习了数据配置及故障处理的实操技巧,还搞懂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为锻造能战胜战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方阵,该基地采取嵌入式、跟岗式、自主式培养模式,与多家院校、军地科研院所和设备厂家建立联合育才机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选送入学、进厂培训等方式,他们分层次、分批次组织士官业务培训,实现了士官职业技能质的跃升。
  
  据悉,该基地超过三分之一的专业技术士官参加过军地院校培训,全部考取了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各类“工匠型”专业技能士官、“专家型”专业技术士官、“复合型”指挥管理士官正在加速生长。
  
  “卒子”过河能顶“车”,士官用好能顶大用
  
  全旅的训练“老大难”,竟然被陈建新这个“新兵蛋子”给解决了!
  
  陈建新是谁?
  
  笔者来到该基地某旅网络训练室,陈建新正盯着电脑十指飞“键”,对全旅的网上训练考核平台进行优化升级。
  
  为何肩扛“双枪”却被称为“新兵蛋子”?原来,陈建新是2018年底入伍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定向培养士官,截至现在入伍还不满2年。
  
  “别看他兵龄短,本事可不小!”该基地网络运维科科长李文军说,全旅分散部署在百余个点位上,通过陈建新搭建的网上训练考核平台,能够整合单位训练资源,实现网络化“学、训、考、管”一体化练兵模式。
  
  陈建新的“能耐”远不止这些。去年年底,陈建新和旅里的2名专业技术干部“组团”参加基地比武,获得了金牌。现在,陈建新在部队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信心。
  
  “能够从事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专业,是一种莫大的幸福!”陈建新之所以能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得益于该基地出台的《定向培养士官双向选择和量化排名分配办法》。
  
  据了解,该基地遵循“需求牵引、招用一致、人岗相宜、公平公正”原则,积极探索推行双向选择和量化排名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实现精准分配,有效提高了人才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为优秀士官脱颖而出、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士官是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必须坚持搭台子、架梯子、给位子,培养使用双管齐下,让他们在战斗力建设关键岗位经受历练、精武强能。”该基地领导说,面对职能任务深刻变化、士官编制员额大幅增多的实际,他们倾力打造士官参谋、士官分队长等群体,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6月中旬,该基地某旅组织半年工作考核。虽然上半年疫情防控严峻,但该旅的整体训练成绩却没受到影响。
  
  这一成绩要归功于该旅训练参谋、一级军士长卓张明的“一纸建议”。
  
  今年2月,卓张明在进行月训练情况统计时发现,因疫情影响,全旅有少量休假人员无法归队。
  
  为尽量减少疫情对训练工作的影响,卓张明起草了一份《关于加强不在位人员训练的相关要求》,涵盖基础体能训练、专业基础知识、业务及军情研究等大项,每一类都结合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具体要求。
  
  “从士官到参谋,不仅仅是称谓的改变,更有责任和能力的跨越。”近日,卓张明作为今年新兵训练骨干集训的负责人,协调、保障、教学、组训一肩挑,得到了各级一致认可。
  
  “‘卒子’过河能顶‘车’,士官用好能顶大用。”在这个基地大江南北的座座营盘里,一个个肩扛“双枪”的身影,活跃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上——
  
  北疆大地,该基地革新攻关组成员、上士杨洋正在自己的专属工作室,针对自主研发的某型装备进行技术攻关;大漠戈壁,独立哨所哨长、四级军士长宋瑞刚坚守在通信机房守护国防信息大动脉;东海之滨,技术骨干、一级军士长贾后勇正在为陆军某部演习提供通信保障;南国密林,线路抢修分队长、上士易敏带领抢修分队奋战在抗洪保通一线……
  
  采访结束,笔者心潮起伏:随着部队体制编制的调整和使命任务的拓展,士官队伍对战斗力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新时代高素质新型士官人才方阵正在快速崛起。